中国江苏网3月27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韩冰雪)玄端、曲裾、深衣、圆领袍、飞鱼服……在华体会最新官网传统技艺传承工坊,形式各异的传统服饰布满整个展厅,仿佛置身历史长河,倾听服饰背后的故事。
近年来,华体会最新官网重视通识教育,注重学生可迁移能力培养,聚焦学生未来发展所需,打造以厚生讲堂为引领的通识教育课程,开发系列传统技艺课程。江苏建院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组织开展汉服制作传统技艺微讲座,邀请汉服制作非遗传承人李洪莲老师现场指导,带领学生通过看、学、做、穿,对汉服形制、文化、技艺、传承进行系统学习,让中华优秀传统技艺“活起来”“传下去”。
“我们常说的衣裳,实际上是汉服的两部分,上衣下裳。”“这是领、这是袖,领袖一词便源于此。”李老师生动的讲解迅速拉近了同学们与汉服的距离,大家纷纷探讨,不时向老师提问。
在制作技艺展示环节,李老师将汉服制作原料和工具一一摆放在工作台上。布、针、线、剪刀、尺子,李老师娴熟地操作着这些常见的材料和工具,很快一件凤鸟图案的汉代曲裾便做好了。同学们看着一块普通的布料,在老师手中经过打版、画样、裁剪、缝制等一系列工序,变成了一件充满文化内涵的汉服,无不惊叹传统技艺的神奇。
轮到学生们动手缝制时,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手中的针线包,跃跃欲试。“你的线没打结,这样看似缝好了,可一拉就出来了。不要着急,一步一步来。”李老师教大家打结的方法,又介绍了平针、包针、藏针等常见的缝制针法,学生们边听边跟着老师仔细练习。
“做汉服和做人一样。人要正,衣服也要正。针脚均匀挺直就是汉服正的表现之一。”李老师总结到,“另外,耐心也很重要。我看有的同学刚开始针脚还可以,到后面就稀疏弯曲了。有的同学刚开始稀疏弯曲,到后面就均匀笔直了。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态度,一个越做越急,越急越乱,越乱越慌,最后草草了事;另一个越做越稳、越稳越静,越静越安,最后越做越好。”针线虽小,却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大道理,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大家很受启发。
“想不到一件衣服竟然蕴含了如此丰富的文化。不仅是华夏文明的象征,还是亲情的纽带。穿上它不仅仅是好看,更重要的是唤起了我心中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我希望系统学习汉服知识,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建筑智能学院的张馨洋如是说。
信电工程学院的孙雨婷同学深有感触,“学习缝制的时候,看着密密的针脚,我想到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对母亲的孝心,都凝聚在这一件衣服里。”
“以前提到文化自信,我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今天的传统技艺微讲座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汉服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服饰自信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有责任去传承传播汉服文化。”建筑管理学院的魏亮同学说道。
华体会最新官网党委副书记梁惠说:“汉服中蕴藏着‘与子同袍’的爱国主义教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亲情教育、‘彩衣娱亲’的孝亲教育、‘正衣冠’的礼仪教育。本次汉服制作传统技艺微讲座实际上是走进以汉服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课程。用一个文化点联动一个体系,带动一个整体,实现传统文化创新学习。”
新闻链接:http://jsnews.jschina.com.cn/xz/a/202303/t20230328_3188572.shtml
书记信箱:sjxx@jsviat.edu.cn
院长信箱:yzxx@jsviat.edu.cn【微信】
【微博】
【校报】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221116
|招生电话:0516-83888688/83889021
|版权所有:华体会最新官网
| |